:::

甜「迷」「迷」第2型糖尿病患者對血糖控制的迷思

文/糖尿病照護團隊 黃信揚醫師、孫宜珍衛教師

     長期血糖控制不好的李先生說:「我又沒有哪裡感到不舒服。腳麻麻的又不會怎樣呀!傷口都一下子就好了。那麼辛苦控制血糖做什麼呢?等到不舒服的時候再說囉!而且我可不想吃藥吃上癮還吃壞腎臟喔!」林小姐強調說:「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有糖尿病!我會按時吃藥,也會飲食控制,每天去運動,就是不要注射胰島素,很麻煩耶!會被別人知道的,用口服藥慢慢的控制就好了!」

  李先生和林小姐都是第2型糖尿病(註1)患者。我們的糖尿病病友中,雖有部份願意配合醫護團隊專業人員的指導,自我做好血糖控制;但仍有不少病友不明瞭早期的將血糖控制好與併發症發生有何相關,抱持著「又還沒發生,何需控制血糖?」的心態,著實令人憂心呀!

你有遵從醫囑嗎?

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美國糖尿病患的遵醫囑性,估計對飲食指導約5270%、運動計畫約2652%、藥物治療約1580%。儘管變動範圍大,但遵醫囑行為皆不理想。病人通常需要一種以上的藥物才能避免血糖惡化,而且不同的降血糖藥物有不同的服用時間。若病人同時有高血壓、心血管或腎臟疾病等共存症,又有不同的用藥,如果病人本身無明顯的症狀(如多尿或口渴),要維持病人治療動機及遵醫囑性是有困難的。唯有病人已經接受罹患糖尿病事實,才會主動參與並配合疾病的處置。

似是而非的想法

在台灣,第2型糖尿病患對糖尿病的認知與疾病過程的研究發現:

*大部份病人認為糖尿病只是醣類代謝的疾病,是不可治癒,目前治療只是糖分控制而已。

*腎病變是最被擔心、最常被提及的併發症,大部份病人認為與口服降血糖藥物有關。

*有些人認為若使用的藥物愈多,表示疾病愈嚴重;更有病患認為使用胰島素表示疾病非常嚴重,若藥物種類或劑量增加,也被某些病患視為疾病惡化。
*病人皆了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,但也有人認為會影響日常生活,即使有意願依照營養師指導的一天應該吃多少份主食、多少水果份量與肉類份量,但家人未必能配合,使得自我照護行為難以持續。

破解迷思、定期回診、找回健康

 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估計,約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尚未被診斷出來。通常高危險群的病人都知道自己處於糖尿病的風險中,但是都不願意面對事實,等到出現症狀而影響生活時,才去就醫治療,所以糖尿病已在身體隱藏了四至七年之久。所以當醫師下診斷時,約有20%已經有視網膜併發症或心血管疾病,而且胰臟分泌胰島素能力也衰退了50%。

  請目前不管是新診斷或罹病多年的糖尿病病友們,一定要清楚以下幾點:

一、

 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組合,具不當血糖升高,可造成慢性小血管病變、神經病變與大血管病變。

  中風與心肌梗塞才是糖尿病患最常見的併發症,腎臟衰竭(尿毒症)、瞎眼、截肢的風險是遠低於心血管疾病。糖尿病治療不是單單控制血糖,需全面治療血壓與血脂(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),而且不可抽菸。

二、

  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降血糖藥物會造成藥物成癮或造成腎臟損傷,藥物劑量調整是為了有效控制血糖,減低未來併發症的早期發生。

  若能減少1%的糖化血色素,可相對減少43%截肢、37%洗腎、14%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。某些口服降血糖藥物因為需透過肝臟或腎臟代謝,所以就不適合某些肝腎功能不良的病患使用。

三、

  糖尿病併發症的存在才是糖尿病嚴重與否的指標,而不是藥物劑量及種類的多寡。胰島素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會分泌製造的賀爾蒙,第2型糖尿病患就是因為胰島素作用不良與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,讓身體無法調控血糖。

  醫學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已經八十年以上,胰島素並不會造成腎臟病變。因為「天然的最好」,在肝腎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只能用胰島素治療血糖,也因為是天然的藥物,所以只能用注射的方式給與,無法口服。使用胰島素治療,用意是能早期的將血糖控制在目標下,預防併發症發生,目前建議血糖控制目標為糖化血色素HbA1c7%,空腹血糖70130mg/dL,飯後血糖<180mg/dL

四、

  第2型糖尿病患中約有80%是肥胖的。研究發現,對於肥胖的病人(身體質量指數(註23040),在糖尿病診斷兩年內,若透過減重手術,在兩年後讓病人平均體重下降廿公斤,約有70%以上的病人糖尿病緩解,不需任何藥物治療。所以早期診斷的糖尿病患若合併肥胖,積極減重,未來是可能治癒的。

五、

  第2型糖尿病是會遺傳的,當父母任一人中有糖尿病,孩子們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15%;若父母皆有糖尿病,孩子們的風險是60%以上。所以病人有義務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性帶回家,潛移默化,影響家人,預防糖尿病的發生。

  在此更要積極呼籲病友的家庭給予患者全力的支持,結合醫院專業人員定期指導及病友定期回診追蹤,這樣才是讓病友達到有效治療的最佳良方。
 

1原本胰島素分泌利用正常,隨著年齡增長後胰島素分泌逐漸衰退,稱為「第2型糖尿病」。導因於飲食不當、作息失調、缺乏運動,而非全然的基因遺傳所致。

2身體質量指數BMI=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÷身高(公尺),單位kgm2

 

本文轉載自「一粒麥子」雙月刊81期(2010-10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