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成長記

■文/加護病房護理師  絹絹(東基與馬偕專校建教合作2022年畢業生)

■攝影/王徐鳳英

 

 

  「學妹,幫我記錄『給藥』和『CPR』開始的時間。」這是我在加護病房實習第一天接到的第一件事。我的護理生涯中未曾遇過CPR(心肺復甦術),在我還搞不清楚狀況且感到不知所措時,護理長拿了一張紙,說:「只要學姐說什麼、做什麼,就立刻寫下時間、藥名、處置。」

{638313233980182876}_01-11D1F58-已處理W.png

▲筆者(右一)在加護病房第一天實習就遇到搶救病人的場面,被交辦的第一件任務是詳實記錄學姐做CPR的過程。

  當下那樣快的節奏,真的是無法讓人有多餘的思考;若是想太久,就很容易遺漏下一筆紀錄。不一會兒我就這樣糊里糊塗的記錄到急救結束,這段CPR就成了我在東基的第一段回憶。

  事後詢問學姐,也才知道原來當下護理長給我的那張紙就是CPR紀錄單,她希望我可以用旁觀者的角色來觀察,綜觀整個流程,做一個批判學習。

  還記得當時學姐一發現病人生命危急,就立刻執行CPR,大家都放下手邊的工作跑來幫忙,拚盡全力就為了將病人從鬼門關前拉回來,那時刻沒有人置身事外。很佩服學姐們的臨床反應及沉穩的做事態度,可以井然有序的執行處置。這讓我深刻體會,把一位病人照護好,並不單需要主責護理師的角色,而是需要醫護團隊共同參與及配合,才能有效的幫助病人康復。

  而生離死別這個議題,讓我感觸很深。在以往的實習經驗中,病人及家屬都很避諱談論與死亡有關的話題,但在加護病房,經過醫師評估,病人病況差、預後不佳時,即面臨簽署「放棄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」(DNR)的抉擇;或是病人意識清楚時所簽立的「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」。此時醫護團隊會與家屬耐心解釋病情、給予心理支持,並尊重家屬們的意願。

  當時想到曾經看過的一段話,「生命雖有終結之時,但也一定擁有存在的光輝」。我想生命的意義不應專注在長短,更該著重於深度,簽署DNR並不代表放棄病人,而是一種放手。當病人已步入人生終曲時,我們能夠尊重病人的意願,讓他們有尊嚴且安詳的離世,又能讓家屬沒有不平安、愧疚,這真是生命中最難的一課。

  回想在所有的實習過程中,有遇到一些挫折、經歷多次錯誤的嘗試,例如:病人和家屬的拒絕、學姐銳利的眼神、老師的否定等,經常會思考我為什麼要選擇護理?我真的適合嗎?而當我來到東基後,這些想法就慢慢的消失。因為在這裡不管是病人還是家屬,以及單位護理長、學姐、醫師等,都會毫不吝嗇的給予鼓勵及教學,讓我可以學到很多、做很多技術。看到臨床學姐這麼厲害,我就告訴自己,以後也要成為一位可以細心的洞察病人需要、厲害的護理師,提供專業去照護病人,努力成為我嚮往的護理師形象。這些是在我工作中最需要學得的課程。

{638313234244970408}_02-IMG_0053W.png

▲約莫半年的歷練後,筆者從在旁邊看、做記錄的菜鳥,有了新的成長。圖為上完大夜班的筆者(左),跟接手的白班同工進行交班。

  初生、成長、喜樂、悲傷、死別,一幕幕的循環,我期望我在每個當下都做好我自己,不愧於初心。

(2023/9/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