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如何給孩子「有效的指令」

文/台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/行動早療臨床心理師陳怡帆

     孩子對於您的要求或指令總是聽而不聞嗎?孩子總是說好好好、等一下,結果還是不去做嗎?明明是每天都要做的事,孩子卻總是無法養成習慣嗎?

     讓我們來檢視一下我們是如何下達指令的:

□我們一邊做事情一邊給指令(如:邊洗碗邊叫孩子去寫功課)

□孩子正在做事情的時候給指令(如:孩子在看電視時叫他去倒垃圾)

□因為孩子不做,於是我們重複的給口語指令。

□一次給多個指令(如:妳脫鞋之後把書包放回房間,之後去洗手,洗完手過來餐桌吃飯!)

□跟孩子說「你再不去做,我就怎麼樣!」但其實我們不會真的「那樣做」。 

    如果您平時多數符合上列幾項下達指令的方式,孩子學習到的將會是「忽略爸爸媽媽的指令」、「前面幾次爸爸媽媽講什麼不用管沒關係,她/他生氣再去做就好了」、「爸爸媽媽說說而已,其實又不會真的怎麼樣」。 

    那什麼會成為「有效的指令」呢?請您參考下列幾點:

□確定孩子有注意到、聽到您的指令。

· 請您先放下手邊事務,確認與孩子的眼神接觸、確保孩子聽到、注意到您。如果孩子正在做別的事情,可以走到她/他的面前、肢體碰觸叫喚注意。

□環境控制,移除會讓孩子分心的事物。

· 有些孩子或年齡較小者,自我控制的能力沒那麼好,如果有電視、手機平板、或其他玩具在執行指令的動線之中,都可能會阻礙孩子完成指令

· 請您先將這些可能的阻礙關掉或收起來。提醒您,有些孩子在遊戲突然被中止時會出現強烈情緒反應,因此事先預告也會是必要的。

□指令簡單、明確,一次1~2個指令。

· 若是複雜的作業,建議分成幾個小步驟,並且一次一個步驟的給予要求。

□必要時,要求孩子重複指令,確認孩子聽到並且理解您的要求。

□避免重複給予指令,並確認指令執行完成。

·我們經常在一次、兩次重複的給口語指令的過程中也會累積情緒,後來經常變成吼叫孩子去做事,通常在這種時候孩子才會動身。這時候前面幾次的指令都變成「無效的指令」,只有動怒的那一刻指令才成為有效。

·請家長心中有一把尺,知道自己在講到第幾次的時候,不需要再勸說,先暫緩自己的怒氣,直接帶領孩子去做,或盯著她/他完成。我們要讓孩子學習到,我們的指令只要一給,孩子無論如何都必須完成。

□確認您的獎懲一定要做到。

· 如果您要提供獎懲作為誘因,請說您真的可以做得到事情,當孩子完成後也請務必做到。讓孩子學習到,爸爸媽媽是「玩真的」。

     以上是給予「有效指令」的方式,也是培養孩子立即執行指令的方法之一,請務必搭配社會性增強(如讚美、鼓勵孩子的幫忙或負責),期望未來能夠褪除提示,不需要盯著做,孩子也能夠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。但是在建立新習慣之前,對您和孩子來說都是陣痛期,請預備好您的情緒與孩子可能的反彈,也要有您自己和孩子在新舊習慣之間來來回回的準備,這可能會讓您們感到挫折。

    另外,以上提到的要求是您確切要孩子完成的事情,如玩完玩具要收起來、回家鞋子要擺好等。如果是可以有商量空間的,比如周末要去哪裡玩、外出要穿什麼衣服,孩子也有機會練習做選擇及參與決定者,不見得要以家長的意見為主。當遇到意見不一致時,可以和孩子一同商量、做問題解決的討論。

(2018/09/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