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換我們去看媽媽

文/王秀亭

 

 

  一對同在東基、不同樓層病房住院的母女,六月一日在照護團隊協助及陪伴下短暫相聚,一起在外科病房梯廳落地窗前,望向藍天、遠眺太平洋。這是罹罕見疾病的女兒生病四百四十一天以來,第一次離開病床。

{638239723105852401}_P02-01-2IMG_20230601_114133W.png

女兒終於可以暫時離開病床,在專科護理師陪伴下,與母親(右)一同在外科病房外,看著許久未見的台東市街景與遠方的太平洋。攝影/鄧志敦

  「這當中不知耗費大家多少心力,真的是工程浩大!」前一天才動完癌症手術的母親林妙玲,見女兒許詩勤在專科護理師、呼吸治療師及病房護理長的陪同下,坐著輪椅來到外科病房。滿心感動之餘,也鼓勵尚無法離開呼吸器的女兒,「我們要快點康復,一起做見證,榮耀神!」

女兒突發罕見疾病

  去(2022)年三月,正絞盡腦汁撰寫碩士論文的女兒,因身體不適緊急就醫,未料病情急轉直下,經一連串檢查,確診罹患罕見疾病。在病情稍有穩定後,母親為就近照顧女兒,決定回到熟悉的家鄉,兩個月後轉入東基呼吸照護病房。

  「當時北部的醫院數度發出病危通知,甚至提出器官捐贈。」母親說,未曾與女兒討論、也不知她對器捐的想法,加上從沒想過要從自己手中送走女兒,自認無法代替女兒做出放棄生命的決定。意識一直都很清楚的女兒,也爭氣的穩住了病況。

  女兒轉到東基呼吸照護病房後,母親幾乎每天到院探視,並積極尋找相關資源協助。固定有自費的復健治療、中醫科醫師針灸之外,嘗試利用「眼控滑鼠」開始與人溝通。「身體狀況每天都在進步。」呼吸照護病房專科護理師黃淑雯表示,如今詩勤已能用手操作滑鼠與鍵盤,能上網、看影片,還能玩Wii。

母親確診罹癌

  就在女兒病情稍有起色之際,母親今年三月動刀植入心臟節律器後,四月下旬又摸到左乳有硬塊,就醫檢查確診為乳癌。「苦難常是不請自來。」母親坦言,曾在眼淚潰堤時,想過帶著女兒一起「離開」的念頭,但是「我沒資格這樣做」、「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」,於是把一切交託給神吧!

  「我要在女兒住的醫院治療。」因為心繫著住院的女兒,妙玲二話不說,選擇在東基癌症中心接受治療,五月底進行乳癌手術。而在住院治療期間,教會的教友們為讓妙玲安心療養,自發性在教會的群組裡,發起代替母親到病房探訪女兒的排班班表,每天都有教友自願當「值日生」。

  妙玲動完手術的第二天,是教友、也是東基同工鄧志敦擔任當天的值日生。仍在外科病房復原觀察中的妙玲,一早便與鄧弟兄約好一起去探訪女兒,想不到專師黃淑雯早一步來外科病房,告知「今天讓女兒來看媽媽。」

四百四十一天以來首度離床

  女兒做完每天固定的復健治療後,專師、呼吸治療師、護理師、照顧服務員來到病床旁,著手進行病人離床到輪椅準備。每個人各司其職,將呼吸器由固定型的轉換到可移動的傳輸型呼吸器、整理呼吸管路、準備氧氣鋼瓶。待一切就緒,照顧服務員用單人環抱的方式,將她從床上抱到輪椅,再墊上柔軟的枕頭、將輪椅調整至最舒適的角度。呼吸治療師鮑鐿方、陳家祥陪伴在側,監控著呼吸器。

{638240607646666784}_P02-02-IMG_20230601_113148W.png

呼吸照護病房照護團隊陪著女兒來到外科病房探訪母親,呼吸治療師陳家祥(右)在旁監控著詩勤的生命徵象。攝影/鄧志敦

  一行人前往外科病房前,呼吸照護病房護理長陸美春還為女兒別上別緻的髮飾,美美的出發。這是女兒生病四百四十一天以來,第一次離開病床。

  黃專師說,母女倆一直掛念彼此,母親開刀當天,女兒連復健都變得不專心,感覺得到她的憂心。在設備、人力許可下,讓臥床許久、病況穩定的病人到外面走走,也是治療上的另一種刺激。於是向其提議:「這次換我們去看媽媽,好不好?」原先眼神渙散的詩勤,眼中立刻出現了光芒,連忙問專師:「真的嗎?」

母女相約一起做見證

  住院治療中的妙玲,知道女兒會來探病後,滿心期待著相會時刻。當女兒在呼吸照護病房照護團隊的協助及陪同下,出現在自己面前,內心激動又感動。熱切地與女兒相擁,並感謝有這麼多人的協助。

{638240607862252945}_P02-03-IMG_20230601_113140W.png

母女在外科病房見面後,跟女兒(右)說,我們彼此都安心了,若還有擔心,就一起禱告吧!攝影/鄧志敦

  女兒不只到病房看了媽媽,又一起在梯廳旁的桌椅邊,看了天空及醫院外的建築物。妙玲當下鼓勵女兒:「我們一直被愛,一起努力讓病情好轉,再一起做美好的見證。」告訴女兒可以把對彼此的擔心,透過禱告交託給神。

  因為擔任教會的探訪詩勤「值日生」,鄧志敦參與了這場溫馨的母女相見歡,並充當攝影志工記錄這感人時刻,鄧志敦直呼很幸運。也看見照護團隊對病人親切又溫暖,就像自家人般的鼓勵與呵護,讓詩勤能以最舒適的姿勢、美美的裝扮,到母親的病房探病。

關心病人身、心、靈的「全人照護」

  陸美春護理長指出,呼吸照護病房強調的是「全人照護」,除了疾病的治療,也關心病人的心理、社會及靈性需求。依女兒目前仍需靠著呼吸器的狀況來看,要離開病床、移動到病房以外的空間,至少需要三人以上的協助,其中專師、呼吸治療師必不可少。團隊深知母女倆擔心著彼此,都願意為他們的見面動員,因而順勢成行。

  「病人能回復到什麼程度,我們就盡力提供適合的協助。」一路監控著詩勤生命徵象到外科病房的呼吸治療組組長陳家祥說明,詩勤現在的身體狀況有在進步,復健過程中,也試著做了半坐臥的離床訓練,才能坐上輪椅做短暫的移動。

  女兒探訪母親後,緊接著回到呼吸照護病房繼續復健。黃專師說,對詩勤來說是很累人的,卻都忍住了。院方也協助其使用筆記型電腦,利用網路及社群軟體與昔日的朋友、同學再度聯繫。希望有朝一日,詩勤可以再回到校園。

護理的獨特功能

{638239729567899979}_4W.png

照片提供/林妙玲

  「上午認真復健,下午就可以輕鬆看影片、聽音樂喔!」呼吸照護病房專科護理師、護理師們常鼓勵正復健中的許詩勤。在陳淑雅、黃淑雯等專師及照護團隊一路陪伴完成每日復健功課,詩勤的手部操作能力已可操作滑鼠、鍵盤了。

  今年母親節前夕,詩勤在黃專師的提議下,用鍵盤一字一字地打出一段給媽媽的話,讓林妙玲收到後,感動地珍藏在自己的手機中(上圖)。

  專師看著詩勤的身體逐漸進步,連她的心情也比較看得懂。一個提議,促成了這場溫馨的院內上、下樓層探病行,一解女兒對母親的憂心之情。讓詩勤離開病床,看一下久違的病房外日常,更有助於激勵她積極的復健。

  「看病人的需要,能做到的就給予。」黃專師表示,不需醫囑,護理人員會自主觀察,給病人適當的協助,使其盡速自立,這是護理的獨特功能。對病人來說,因心理所需而適時提供「無形」的治療,與身體的治療同等重要且相輔相成,這也幫助詩勤的復原之路過得更有目標。

 

萬事互相效力

{638239729960820552}_P02-05-142433W.png

照片提供/台東協同會

  「弟兄姊妹們探訪時,被詩勤激勵了。」台東協同會師母王美媛分享,這些探班的教友中,有與許詩勤熟識、熱情的人,也有僅見過幾次面,或木訥之人。看似是大家為詩勤付出,其實從探訪的互動過程中,她的勇敢、不放棄及對母親的思念,感動也鼓舞了人,這是「萬事互相效力」。

  羅海鵬牧師表示,彼此關心在台東協同會裡是件很自然的事情,教友們深知這對母女的情況,也長期為她們禱告。大家想為她們做些什麼,卻不知如何做才最恰當。有教友知道母親掛心手術期間無法探視女兒,遂主動發起「代替」母親探望女兒的想法,大家抓住了這個「需要」,排班表沒多久就幾乎額滿,這是聖靈的感動。教會的弟兄姊妹探訪時,會使用呼吸照護病房專科護理師陳淑雅以聖經經文製作的詩勤專用「電腦打字卡」,唸上面的經文鼓勵詩勤(上圖)。

  看著東基照護團隊幫助詩勤終於下床,去見手術後的母親,內心滿是感動與激動。王美媛師母說,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成就這件事,感覺詩勤離復原之路又向前邁進一步,真的充滿了感恩,相信上帝的恩手就在這中間。

東基公益雙月刊157期(2023.0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