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有斑點的香蕉

最後一口幸福滋味」(「東基公益」雙月刊163期(2024.06))回應文

 

 

  邊看李欣容營養師的文章,腦海裡邊浮起了舍弟抗癌時對食物渴慕的畫面……

  弟弟三十八歲那年的夏天,開始了下咽癌的抗癌之路。

  因為呼吸會喘,他自覺不同於過往感冒,在家人力勸下逕往大醫院就醫。診察後發現,腫瘤就快堵住他的呼吸道了,即刻氣切搶命。歷經人工血管置入手術、化學治療、胃造瘻、放射治療等一連串的動作,稍稍穩住了情勢。維持他生命的營養主要是靠管灌,但是他對「由口進食」的念想揮之不去,甘冒吸入性肺炎的風險,極其小心翼翼的淺嚐想吃的食物。口腹之慾是極難割捨的,曾為了由口進食與否和弟弟意見相左,幾番溝通下來,身為家人的我們選擇尊重他的決定,只能再三叮囑他吃東西時務必萬千謹慎。

總是照鏡子

  鼻子功能幾近失喪的他,原本住院時帶在身邊那面可站立的圓鏡損壞了,無法調整角度,因而請我買一個比原來還大一點的給他。長得高高帥帥、鼻子俊挺的他,一直都愛漂亮,猶記得他唸國中時會在假日裡動手把白布鞋和白書包刷得白淨淨。好幾次去病房探望時,只見他坐在床上,面前就擺著那面圓鏡,盯著鏡子入神,沒注意我的到來,直到我叫住他,方才回神。我暗自忖度:「還是那個愛漂亮的弟弟。」不過,他這樣目不轉睛的舉動,還是讓我起了納悶:「需要無時無刻的照鏡子嗎?」有一回,他情緒激動的捶著鼻子,近乎絕望的嗚咽著……在斷斷續續的「筆談」(氣切後,他改以這種方式與人溝通)中,我才得知箇中原由。

  原來,他的鼻子變得很會流黏稠的鼻涕,但是鼻子已毫無知覺,無法覺察「流鼻涕了」。往往是等鼻涕拖著老長、被自己或他人發現了,才有機會拭去。注重儀容的他,怎可忍受拖著鼻涕的醜態。因此,他只能靠視覺,直勾勾的凝視鏡中的鼻子,來抓緊擦鼻涕的時間。

  沒想到,隔年三月上旬,頑強的癌細胞仍轉移到了肺部。孱弱的他在一次急診中,意外發現竟染上肺結核,緊急入住隔離病房並接受治療。待不具傳染力後,即轉入普通病房;出院回家第五天、安寧居家照護團隊訪視時,因狀況惡化即刻安排收住安寧病房。肺結核藥物持續服用直至歸天家……

染紅的灌食管

  去隔離病房看他時,最常看到他胃造瘻的灌食管壁呈現紅色。雖知那是口服肺結核藥物的殘留,每每看到那抹殘紅,總不免怵目驚心,無奈、心疼、不捨的情緒翻騰不已。

  香蕉,最好是皮上有斑點的那種,是他的最愛。小時候家窮,正在成長的年紀,下了課肚子猛發餓,最常充飢的就是香蕉。他曾在學校日記簿裡描述自己一口氣吃五、六根香蕉的開心和飽足。導師給他的叮嚀是,不要一次吃那麼多,小心吃壞肚子。果真,有一回他就肚子嚴重犯疼。

  就在過完他三十九歲生日後的有一天,他勉力打開病床旁的桌邊櫃,拿出幾條芳香四溢、皮上長斑的香蕉給我,筆談說,他沒辦法吃這些香蕉了,但是這些已不能再放,要我帶回去,因為再放就會壞掉了。聽他這麼「說」,我強忍著悲痛,不想讓他看到我的淚水。回到家,看著帶回來的斑點香蕉,我已控制不住的淚流滿面……連最愛的斑點香蕉都拒絕了,我們都知道,他時日已不多。

聞香「袋」

  六月中旬,他住進了安寧病房。七月,唸國三的兒子畢業放暑假,趁機請他抽出一週的晚上時間去安寧病房陪伴舅舅,讓所請的看護阿姨可以喘息一下。有一天的晚餐時分,外子去安寧病房探望舍弟時,剛踏進房門口就看到小舅子坐在床上,蓋著棉被,棉被上放了幾個透明塑膠袋,裡面裝的食物已倒空,兒子則坐在床旁的陪伴椅上,津津有味的吃著晚餐。外子正準備開口問兒子,為何把裝食物的袋子放在舅舅床上而不丟到垃圾桶裡時,下一秒只見小舅子緩緩拿起塑膠袋,慢慢的用力吸著袋內殘存的食物味道……

  兒子說,他買晚餐時,會問舅舅有什麼想吃的?舅舅擺擺手。兒子從塑膠袋裡把食物倒出來後,原本要把袋子丟進垃圾桶,舅舅突然說把袋子給他。儘管不能吃東西了、就算嗅覺也沒了,但是,食物的吸引力,對弟弟來說,是忘不了的飢渴與回憶。安寧病房那晚所吸的食物味道,成為他最後的飲食記憶,相信也是他刻骨銘心的幸福記憶!

讀者 四喜
2024/08/26

「東基公益」雙月刊165期(2024.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