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一般外科、消化外科主治醫師 廖得凱
八月某個週二上午,手機響起,傳來東基急診科醫師精簡扼要的資訊:「病人從昨晚開始腹痛,電腦斷層看到腸子內有異常亮點,懷疑異物卡在小腸,想請外科醫師來評估看看。」人在手術室的我,剛好進行的手術接近收尾,打開電腦影像,的確一根類似魚刺的物體在迴腸附近。
來到急診,循著病歷找到了躺在觀察床上的六十五歲阿伯,臉上充滿不適。肚子一摸,典型的腹膜炎表徵:一碰就痛,肚皮回彈時更痛,看來只能手術解決了。
據陪同就醫的老婆說,阿伯連吃三天魚頭,不確定是哪天吃下去。心想,阿伯果然是正港台灣人,我們是海洋民族更是「海鮮民族」。就像之前飛往澎湖前,我一定會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附近的小攤嗑幾顆鹽蒸魚頭;從澎湖回台灣時,一定要來碗滷麵跟炙燒烏尾冬,烏尾冬帶皮的表面配上烤過的香氣,一點點七味粉提味,完美。
緊急腹腔鏡手術
東基是地區醫院,而地區醫院有地區醫院迷人的地方,急診直送手術室,從診斷到下刀不到一個鐘頭。此外,由於所受訓練多以腹腔鏡為主,舉凡闌尾炎、膽囊炎或是胃穿孔,我都會優先嘗試使用腹腔鏡。除了傷口小、恢復快的優點,大部分時候可以宏觀地看到整個腹腔,心裡相對比較踏實。
手術刀劃進腹腔,髒腹水立馬從傷口流出。跟稍早在急診做的身體檢查判斷一致,魚刺已穿破腸子造成整個腹腔發炎。不過,由於身體內的器官面對發炎會有自我保護的生理機轉,像是胃跟大腸之間的大網膜會去包覆發炎部位,小腸也會彼此相黏保護。這種機轉有好有壞,好的是防止發炎擴大,壞的是若要撥開這個地方取出異物,勢必會好一番折騰。
果不其然,發炎的小腸相當腫脹,得耐心地一把一把分離。若不注意,很容易將腸子扯出裂痕。腹腔鏡器械猶如雙手延伸,手感、力道都要拿捏。終於,將覆蓋發炎的組織分離,一根約四公分長的魚刺突破腸壁現身眼前,順利取出完成手術。
▲廖得凱醫師以腹腔鏡手術,將引發阿伯腹膜炎的魚刺取出。照片提供/廖得凱
順利康復出院
阿伯在術後照顧期間,由於髒腹水流進整個腹腔,發炎反應劇烈。得將點滴給好給滿,讓身體度過急性發炎期。幸好宿舍離醫院近,隨時可以調整點滴流速。看著乳酸數值慢慢降低,血壓也爬上來,終於才放心。
術後第三天,阿伯開始排氣,於是將手術前幫助引流胃液所置放的鼻胃管拔除。我總算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口吻跟家屬說:「嘗試從嘴巴喝點飲料。」胃腸內有傷口的病人,我習慣先以清流質飲食開頭,像是運動飲料、果汁皆可。
過去在全糖城市「台南」的醫院服務時,許多病人都會問我,可以喝冬瓜茶或是牛肉湯嗎?「當然沒問題。」正港台南人都喝武廟旁的冬瓜茶。一旦清流質一天後,肚子不會脹或是病人沒有噁心的感覺,就可以全流質或是直接軟質食物。例如:剁碎的麵或是稀飯皆適宜。阿堂鹹粥、阿憨鹹粥都可以,我自己都吃阿星鹹粥,但切記,不要再吞進魚刺了!
阿伯一週後順利出院。門診回診時,帶著兒子來就醫。診療一看,兒子的肛門旁有瘻管產生。看著營養充足的兒子與阿伯,這一家人跟食物真有緣分。
醫師的叮嚀 腹膜炎是腹腔內膜(腹膜)的炎症,常因感染或內部器官的問題而引發。其主要表現包括:劇烈腹痛、腹部壓痛、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腹部膨脹等症狀。這些症狀可能迅速惡化,需要立即就醫。 要避免腹膜炎,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關鍵。飲食上,確保食物新鮮且煮熟,以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。此外,定期檢查消化系統健康,及早發現如闌尾炎、胃潰瘍等潛在問題,能有效降低發病機率。如果出現腹痛等異常症狀,應及早就醫,防止病情惡化。 |
(2024/11/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