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八日上午八點,返東基探親的龍樂德醫師以「愛的鼓勵」為題,在東基院內早崇拜進行演說。在龍醫師豐富表情及風趣話語的帶領下,整場演講笑聲不斷。龍醫師以切身的小故事點出實用的大道理,今整理刊出,以饗讀者。
◆口述/龍樂德
◆整理/發展室
▲龍樂德醫師在週三早崇拜上分享。
我第一次來台東是1977年,那時有一種比較奇怪的情形。當我對小孩子的媽媽說:「哦,妳的孩子好美、好漂亮!」她回答:「但是她好『笨』。」如果我說:「妳看,妳的兒子很聰明!」她就會說:「但是他長得不好看啊!」好奇怪?這種回答在當時常常聽到,在美國不會碰到這種情形。
鼓勵代替責駡
1990~1991年間,我們為台東縣每個國小的學童做身體健康檢查。我看到有的老師一直駡學生,一直駡……我覺得佷難過,可能學生也覺得很難過。老師一直駡、沒什麼鼓勵,以前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種情形。
我兒子現在在台北擔任小學老師,我觀摩過好幾次他上課的情形,他沒有駡學生。我問他,如果你的學生有不乖、不對的地方,你怎麼幫他們改正?原來他私下觀察班上「乖的」和「不乖的」孩子,然後對全班說:「哦,朋友們,你們看,那個孩子非常乖。」這樣,不乖的孩子就一定會跟乖的孩子學習。
1970年我在越南,跟我們一起工作的護士差不多有六十名,其中只有一位是專業護士,其他的都是普通人。雖然美國軍人曾訓練她們如何作護士,畢竟她們不是專業的,所以還是發生很多錯誤。如果我要教導每一位護士這個怎麼做、那個怎麼做,是非常累人的;我就在大夫手札裡寫著:如果妳要做IB,應該怎麼樣、怎麼樣,我的出發點是想鼓勵她們做對的事,所以沒有指名道姓。
奇怪,護士看了以後竟然會說:「啊!妳看,妳的名字在上面。」我沒有寫名字,可是她們很快就知道是誰做不好。我的意思不是這樣,我不是指責她們,我希望她們比較進步。後來,我改用鼓勵的寫法,除了告訴她們如何做對的事之外,我還特別寫著:今天我看到一位護士做那麼好、那麼好。這樣,她們受到越來越多的鼓勵,護理工作也越做越好。
人人都需要鼓勵
在現在的社會,每個人都很容易沮喪。我們會說:我不夠好、我不夠聰明、我不夠帥、我不夠漂亮,我都不夠;那個人比我漂亮、那個人比我帥、那個人比我聰明。我們都有那種比較難過的部分,我們需要被鼓勵,也需要鼓勵別人。如果我們是一位妻子,我們今天晚上回家要鼓勵我們的配偶;如果我們是一位丈夫,我們也要鼓勵我們的妻子。
別忘了,我們的父母也需要鼓勵。我們靠著父母的鼓勵而成長,但是我們都很少鼓勵父母。所以,如果父母為我們準備晚餐,回家吃晚飯時要記得鼓勵他們:「你們炒的飯非常好吃。」你可以看看他的臉?是不是露出驚訝的神色──怎麼可能?從來沒聽過這種話?
我們特別需要鼓勵我們的孩子。孩子大約在一歲三個月的時候開始學走路。你注意看,沒有一位媽媽會對正在學走路的孩子說:「你怎麼還不會走路?真是笨!」她們會說:「來,來,來!」是鼓勵的。等孩子長大一點,她們就忘記了怎麼鼓勵。有時候孩子們做不對的事是要得到我們的注意。有一句英文諺語說:「A squeaky wheel gets oil.」會叫的輪子能得到油,就是這個道理。
彼此相愛的同工精神
我們應該鼓勵其他的同工,該怎麼鼓勵呢?「你看,你的桌子非常乾淨,今天早上我一進辦公室看了以後,覺得很舒服。」「我最喜歡你打電話告訴我,那份不對的報告,這樣可以讓我很快知道錯在哪裡,謝謝你!」「謝謝你幫助那個病人,當他問你問題的時候,你很客氣的回答他,真是謝謝你!」「謝謝你昨天問候我身體好不好,因為我不舒服,你看到了,非常謝謝你!」「謝謝你工作那麼認真,你應該五點半下班,到現在你還一直在這裡,非常好,真謝謝你!」
我們在基督教醫院特別要鼓勵病人,基督教醫院的特性是我們要有愛心。有時候病人不舒服或很著急時,會駡大夫或護士。當然,被駡是很難過的。不過,他們破口大駡不是因為他們愛駡,而是表示他們很著急。如果你能安慰她:「小姐,請你坐一下,我來跟你談一談那個情形……」她的心情會比較舒展。
同工彼此相愛對基督教醫院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以前我從美國坐飛機來台灣時,機上的空中小姐一直吵、一直吵,不是跟客人吵,而是跟其他的空中小姐吵。「我的錢太少……」所以,我們十三個小時就一直聽到她們抱怨的聲音。如果你來基督教醫院看到同工們也是這樣子吵:「你看我薪水那麼不好……」我想你上起班來也是很不舒服的。
哥林多後書11:23~28
我比他們多受勞苦,多下監牢,受鞭打是過重的,冒死是屢次有的。被猶太人鞭打五次,每次四十,減去一下;被棍打了三次;被石頭打了一次;遇著船壞三次,、一晝一夜在深海裡。又屢次行遠路,遭江河的危險,盜賊的危險,同族的危險,外邦人的危險,城裡的危險,曠野的危險,海中的危險,假弟兄的危險。受勞碌,受困苦;多次不得睡,又飢又渴,多次不得食,受寒冷,赤身露體。除了這外面的事,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,天天壓在我身上。
如果你是保羅,在這種情況下,你還會鼓勵別人嗎?大概臉都臭臭的,沒辦法鼓勵別人。但是在新約聖經中,保羅比任何人都還會鼓勵別人。聖經裡記載著,保羅有二十八到三十次是在鼓勵別人。他怎麼能夠鼓勵其他的人,是因為他自己受到上帝的鼓勵。
哥林多後書1:3~4
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,就是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上帝。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
所以上帝是一位很會鼓勵的爸爸,祂鼓勵我們,所以我們就能鼓勵別人。感謝主,我們有罪,我們沒有什麼值得鼓勵的,但是祂把自己的獨生子賜給我們,為我們死。為什麼主給我們永遠的生活,因為祂非常鼓勵我們。我們受到那麼好的鼓勵,我們就可以鼓勵別人。
羅馬書15:5~6
但願賜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們彼此同心,效法基督耶穌;一心一口榮耀上帝,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。
我們應該記得上帝鼓勵我們,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別人。同工們、遭遇苦難的人、孩子們、父母們都需要鼓勵,我們可以在基督教醫院扮演鼓勵的角色。
兩年多以前我因為腰酦背痛,到復健科做了好幾次復健。我在復健科受到很多的鼓勵,也看到復健科的醫護人員怎樣鼓勵病人。復健科的病人需要更多的鼓勵,鼓勵他們多用點力。如果他們說:「你怎麼都沒有力氣?」病人就不會越來越好。阿福哥和教會的人也會來復健科唱歌、傳福音,感覺非常快樂,讓我受到特別的鼓勵。他們探望每一個病人並親口對他們說:「我要神祝福你,我可以為你禱告。」
阿發哥長年在外面整理庭院。有一次我對阿發哥講:「哦,你工作做得那麼好。」他回答:「我不是為醫院工作,是為上帝工作。」這件事一直鼓勵著我。我們可以鼓勵病人信主,這樣可以讓他們在醫院裡過得很歡喜,還可以讓他們得到永生,這是很大的鼓勵。
【轉載自2003/12「一粒麥子」雙月刊40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