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文、照片提供/總務室主任 劉優美
1994年五月十日我到東基報到。小而美,溫馨美麗的小醫院。入門的地板「TEAM與神同工」圖案,深深吸引著我;禮拜堂(位於三樓,該棟醫療大樓後來命名為「慈愛樓」)十字架的背景牆有我最愛的紅磚,背部透自然光的設計,令我陶醉。每天上午七點五十分全院同工的靈修時間,更令人難忘,宣教士的信仰激勵是一天工作的泉源。
新的環境,新的工作。因著在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工作經歷,先在護理部的病房書記做起,接著護理部祕書,院長室祕書,醫務部祕書,董事會祕書,院訊「一粒麥子」刊物(2022年更名為「東基公益」)的創刊,醫院的麥子LOGO設計,每月捐款者收據謝卡的回覆,衛生局、衛生署等公文的來、回函,醫師們的排班及各項疑難雜症的排解與協助……忙而充實,愉悅滿足。
最慶幸的是,我能與美國、加拿大、菲律賓……各國來支援的醫師們共事。東基宛如醫學中心的規格,各國的醫師專業來東基看診,幫助台東人。第三年起,我的老闆是第二任院長蘇輔道醫師(Dr. Tim Stafford),骨外科專長,但是任何科別難不倒他:接生、內科、小兒科……他的言行身教影響我最深。
尤其在醫院經營最困難、在面臨財團法人的設立,我都有參與其中。蘇醫師負責醫療,我負責院長室的各項文書工作,醫師們醫學會的學分提醒,還有病人及同工的抱怨排解……很複雜的工作。上午七點半上班,晚上七點半下班,不能也不敢抱怨。因為蘇醫師竟然沒有支領醫院的薪水,是靠信心生活!生活費由美國教會會友每月的奉獻,折合台幣約不到三萬元,還要養四個小孩;我有薪水領,他沒有。令我整個價值觀完全改變,基督教的信仰更深的烙印在我心裡。蘇醫師的一句話「我最大的老闆是上帝,不是世界的人,不是組織」,因為這句話,我就放下心,不計較啊,做吧!還有董事會老董事長黃清泰的一句話「優美,我們只做對的事,而不是把事情做對」。真的是不一樣的價值觀,所有的決定權全在上帝手中。
東基愛我三十年,這些歲月中給我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我在學校學的是商業美術的平面設計,這裡的工作內容竟然與所學的不一樣,完完全全要一樣一樣的自學自修。約莫七年後(2001年),又被時任院長呂信雄(2016年起升任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)指派接採購一職,一做快要二十一年。
2021年三月又接任總務室主任一職,看的角度不一樣,要顧整個公益體系,又要顧最底層的同工、與外包商的協商、各科室的溝通協調、人際關係的學習等,都是新的經驗與成長。學著當一個稱職的「大總管」。管轄範圍更大,人事更複雜,但是有主在我心,一切由上帝決定;而不是個人的喜好、脾氣決定。若是神的命定,我就默然不語。
採購議價的過程中,所有省下來的每一塊錢都是經過詢問上帝:「我應該如何與廠商出價格?數字應該多少?」上帝會在我心裡出現一個數字給我。當我說出口時,廠商們竟然都答應了我的要求,非常的神奇和感恩。我們必須挪走對神的限制,你要充滿信心,才能了解神在未來要為你所行的奇事,預備迎接倍增的福分,預備看見全新的門打開。
謝謝東基愛我三十年,才有今天的我。已面臨退休的我,會依依不捨。感謝東基公益體系的栽培,東基公益體系是我人生職場上、生活上、信仰上的貴人。
(2024/5/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