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別讓「皮蛇」纏身──帶狀疱疹的治療及預防

文、照片提供/皮膚科主治醫師 劉昇雯

  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一種「水痘病毒」所引起的。大部分的人在小時候得過水痘後,病毒會潛伏進神經節中跟著我們一輩子。當免疫系統變差時,尤其是因為年齡增長或其他健康問題,像是癌症、糖尿病、慢性腎臟疾病,或是自體免疫疾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情況,免疫系統抑制不住病毒,可能會再次活化,沿著神經跑出來,呈現一條帶狀的疱疹,俗稱「皮蛇」。

年紀越大風險越高

  台灣自2004年元月起,針對年滿一歲的幼兒施打水痘疫苗,使水痘的發生率下降許多。然而,水痘疫苗是減毒的活性疫苗,病毒被施打進體內,因此,即使沒有得到水痘,往後還是有可能得到帶狀疱疹。

  帶狀疱疹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,年紀大的人得到的風險更高,尤其是五十歲以上的人群。據統計,台灣每年每一千人中,近五人會得到帶狀疱疹,而且這數字逐年攀升,終其一生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得過帶狀疱疹。

001.jpg▲帶狀疱疹發作時呈現群聚的紅色皮疹和水泡,且沿著神經的走向呈現帶狀分布,常伴隨刺痛或搔癢。

  帶狀疱疹主要症狀通常是在身體的一側出現帶狀的群聚水泡,而且底部的皮膚會發紅。這些水泡通常伴隨著劇烈的疼痛、灼熱感和刺痛感,但有些人是感受到搔癢。有時候,皮疹還沒出現就會先感到刺痛或灼熱感,找不出特別原因。到了疹子或水泡長出來,才發現是帶狀疱疹。疼痛感可能會持續數週到數月,甚至數年不等,也就是所謂的「疱疹後神經痛」,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不良影響。

七十二小時黃金治療期

  除了疱疹後神經痛,帶狀疱疹還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,長在特定部位須特別留意。在眼睛周圍、額頭、頭皮及鼻子區域可能會併發角膜炎造成視力受損;長在生殖器、臀部可能會引起排尿、解便困難;長在耳朵有可能會影響到控制臉部肌肉的神經,造成半邊嘴斜等類似中風的表現,也有可能出現耳鳴、眩暈、聽力變差等症狀。

  病毒甚至會瀰漫全身,引起肺炎、肝炎、腦炎等,影響全身重要器官。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或免疫系統較弱的病人更須要特別留意。即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,把握黃金治療期間七十二小時內即時就醫。

  目前,治療疱疹的方法主要是用抗病毒特效藥來縮短病程和減輕症狀,且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,建議在症狀開始後的三天內就要開始治療。亦可適當地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,改善生活品質跟睡眠狀況。而充分的休息跟睡眠有助於對抗病毒、盡早恢復健康。

  照護帶狀疱疹記得盡量不要讓水泡破裂,破裂的水泡會有傷口,可能留疤之外,也可能引發傷口細菌感染。皮膚水泡中也含有病毒,如果沒得過水痘、沒打過水痘疫苗,可能因為接觸到水泡液而得到水痘。因此,得到帶狀疱疹時,應盡量避免接觸一歲以下的嬰幼兒、孕婦。

疫苗預防皮蛇纏身

  疫苗是目前預防帶狀疱疹最有效的方法。傳統疫苗「伏帶疹」保護力很不錯,但減毒活疫苗不適合免疫力不好的人;近年推出的「欣剋疹」疫苗提供了新的選擇。

  新型「欣剋疹」疫苗是由病毒的成分重組製作的,是沒活性、沒有毒力的死疫苗,免疫力不好的人也可以施打,且有更高的保護效果。根據臨床試驗資料,可以達到90%以上的保護率。保護的時間持續七年以上。即使之後得到帶狀疱疹,有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也大為降低。

  十八歲以上的病人皆可以施打,有得過水痘或接種過傳統疫苗,皆可以接種新款疫苗。不過,注射後的一、兩天可能會有發燒、發冷、疲倦、注射部位紅腫疼痛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腸胃道不適等類感冒症狀,但這些反應通常是輕微和短暫的。

  總結來說,新款疫苗是預防帶狀疱疹比較安全、有效的疫苗選擇,特別適合於五十歲以上的族群及免疫力不全的族群。

(2025/07/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