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慢慢跑,比較快!──為什麼體重容易復胖

■文/營養師 張亦凡

 

 

  「這次怎麼會想要來看減重門診呢?」

  「其實我從國、高中就陸續有在減重了。曾經也有幾次有成功瘦下來,但通常沒辦法維持得很久,所以體重還是一年比一年重……」四十六歲王女士描述自己從懂事以來就是肉肉的身材,還笑稱因為反覆復胖,好像從小就一直在減重。

 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:為了畢業典禮、拍婚紗照或是參加同學會等,很努力的節食、運動,也成功地在重要場合前瘦了幾公斤,但幾個月後體重又慢慢地回到身上?這種情況其實不少見,其中還有不少人會出現「溜溜球效應」,體重反覆的上下波動,最後甚至比減重前更重。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會讓人感到挫折、失望,也可能影響健康。

  究竟為什麼體重這麼容易反彈呢?減重之路到底應該怎麼樣才能走得長遠、才能打破體重反覆回彈的迴圈呢?

為什麼體重容易反彈?

一、減重後基礎代謝率下降

  以較極端的方式減重容易造成肌肉流失,肌肉量變少會讓身體下降基礎代謝,進入節能的模式。當我們的基礎代謝下降時,卻沒有配合調整飲食的內容,便有可能讓體重又悄悄的回升。

二、減重後荷爾蒙的改變

  人類的演化中,為了避免天災引起的食物匱乏造成人類物種滅絕,我們的身體被設計成能聰明地透過調控荷爾蒙來維持「恆定」。當我們經過積極減重,成功的減掉大把體重時,無疑是讓身體以為我們是遇到了生存危機!而為了保護生命,身體會透過調控荷爾蒙,促進我們攝食、避免我們去消耗熱量,因此也會變得比較容易餓、比較不想動,若沒有搭配適當的飲食規劃,自然會讓體重慢慢上升。

三、恢復原有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

  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三公斤上下的小不點,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,將我們慢慢的養成不健康的身型。因此減重達標後,如果又回到減重前的飲食及生活型態,體重當然會漸漸增加。

四、將目標體重設為一個「待完成」的任務

  當我們把目標體重當作一個任務時,很容易把快速達標當成唯一的目標,而忽略了維持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性。因此也特別容易在到達目標體重之後,體重就開始漸漸回升。

瘦得快、瘦得穩,哪個重要

  我們時常在社群看到一些減重的廣告:

  「讓你快速瘦回年輕時的體重!」

  「瘦了XX公斤,我只花了一個月!」

  多數人,把焦點放在「我能夠在多久之內瘦到幾公斤」,但實際上「能不能長期維持理想體重」才是更值得關注的核心。隨著健康的生活習慣漸漸養成,雖然不一定能有快速的減重效果,但反而能穩穩地維持減重成果。減重真正的關鍵不是「瘦得快」,而是「瘦得穩」!

  真正的減重成功,不是瘦到目標體重的那一刻,而是能穩定保持健康習慣的每一天!

跟著營養師一起慢慢跑

  減重不應該像是衝刺,而更像是一場長跑。與其靠意志力短期的去抵抗節食的飢餓及高強度運動的疲累,不如一步步的改變生活型態與飲食模式。

  減重其實是一個「新生活型態的養成」,如果這些健康小習慣能夠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這就是一套能夠陪你一輩子的不復胖健康模式!

★以理想的速度減重:

  每週減輕零點五~一公斤,這樣的速度有助於慢慢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,也比較不容易因為短時間快速減輕而流失過多的肌肉。

★均衡攝取各類飲食:

  不同的食物含有各種的營養素,每天攝取份量適當的六大類食物,並且以原態食物為主,除了讓我們能夠順利控制熱量之外,也能補充到足夠的微量營養素,以維持身體運轉的順暢度。另外也要盡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量,才能夠避免養成易胖體質。

★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:

  運動的好處不只有燃燒熱量,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加身體的肌肉量,身體肌肉量越多,基礎代謝就越高,也越容易維持減重成效。

★養成動態生活習慣:

  我們一整天的熱量消耗,除了基礎代謝及運動之外,NEAT(非運動性活動產熱)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!所以日常中以走樓梯代替搭電梯,以走路或腳踏車代替汽、機車,部分時間改成站著辦公,每日走一萬步等,都能讓我們有多一點的熱量消耗。

★好好放鬆、好好睡覺:

  壓力和我們的荷爾蒙調節非常有關係。因此適當的紓解壓力、保有睡眠充足,能夠讓我們比較不容易感到飢餓,更能夠堅持在我們的減重計畫中唷!

  減重的終點不在瘦到目標體重的那一天,而是在學會好好照顧自己的每一天。讓我們一起慢慢跑向終點!

「東基公益」雙月刊170期(2025.0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