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文/陳瑩真
向晚時分,慈愛樓三樓小禮拜堂熱鬧哄哄,道道佳餚陸續擺上桌。今年第一場愛宴在眾人殷殷期盼下展開,現場懸掛的海報寫著「歡迎蘇輔道醫師與家人回娘家」,歡喜地宣告了當日的主角。
依舊風度翩翩、溫柔沈穩的蘇醫師,距離上回2000年返台參加東基恩典樓動土典禮,至今已睽違七年,曾與他共事的老同工、未曾謀面卻風聞其醫者風範的新同工,攜家帶眷地把現場擠得滿滿的。爭相擁抱、拍照,相逢的熱鬧與歡笑,猶如部落裡的慶典。
那一晚,眾人輪番上台分享蘇醫師雲彩般的見證。回憶過往,有人嘖嘖稱奇從來不曾看過他發過脾氣,永遠有耐性地真心擺上一張笑臉迎人;有人則讚許他體力過人,一整天經歷門診、急診、開刀、查房,忙至深夜,隔天一大清早,仍然看見他帶領同工晨更;又有人忘不了他感化喜怒無常、暴戾謾罵的黑道大哥,而今對方已成為傳講福音的牧師。當然過去被眾人推崇他是個「繡補大夫」,如今憶起依然令人感佩。一個左小腿被甘蔗絞榨機絞得血肉模糊,還夾雜著數千根細小的甘蔗渣,面對被其他醫院告知截肢命運的病患,他寧可花上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,像個舊式的裁縫師傅般仔細地修補縫合,也絕不輕言放棄滅了病患的希望,一如黑暗中的明燈,永遠帶給人一線生機。而眾人對他共同甜蜜的回憶,更是他時時歡喜歌唱讚美主!
一一細數令人動容的行誼風範,讓同工們深深覺得曾與他共事是莫大的福氣,一句「真是無話可說」道盡生命無以言喻的美好。
從美國遠道而來的蘇醫師,原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企業獨子,卻在父母支持下,走上一生安貧樂道、捨己救人的宣教之路。廿六年的光陰投注在台東,返鄉後依然還穿著白袍在科羅拉多州赤貧區域行醫。日夜忙碌的他早已過了退休年齡,然而還是放心不下病患的苦難和健康。
若人生還能再重來一次,宣教行醫這條不易之路,仍是他的選擇嗎?蘇醫師堅定的點頭稱是。「我不是後悔做什麼,而是後悔沒有做好。」謙遜的他忠心且良善地為眾人帶來了上帝滿滿的祝福與恩典。
▲ 東基第二任院長蘇輔道醫師(中)偕同妻子、女兒「回娘家」,探望好友、同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