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台東基督教醫院行動早療 陳怡帆臨床心理師
「老師,我的小孩最近常有說謊的問題,像他弄壞東西,結果說是弟弟弄壞的,上次還因為想吃零食騙我他的功課做完了!」
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,家長們都很擔心孩子以後長大還是這樣怎麼辦?憂心忡忡的詢問我該怎麼處理。
人們經常喜歡將事物分類,比如他不喜歡去社交場合,那他就是一個內向焦慮的性格,或是根據對方的做事方式描述他是嚴謹、要求完美的人等等。這種分類的傾向有助於我們更快的搜集資訊和了解一個人,但我們卻會失去另一些理解的角度和機會,如他們這樣的表現是怎麼來的,或是因為什麼價值觀?信念?是否有何重視的事物而有這些行為表現?
重新回到孩子的問題。我們也經常會用分類的方式,或者說標籤的方式,去看待孩子的問題,如不聽話、說謊。我們用這麼廣泛的概念去看待孩子時,經常很難解決孩子的問題,反而在遇到類似狀況時會增強「他又在說謊了!」的信念,伴隨的是教養的挫折以及對孩子的不信任。
家長們通常可以理解孩子是因為怕被懲罰所以說謊,因此保證不會懲罰孩子,但孩子仍然不肯承認做的事。
如果我們用其他的角度來理解孩子呢?我們先不用概化和標籤的方式來看待孩子的問題行為,而是去看待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是一種表達,那會發生什麼事呢?
自己把東西弄壞了,推卸責任給弟弟:會不會在說的是他期待在家長的面前有一個表現好的形象?他想維護自尊、不想接受犯錯?他和弟弟平時存在著什麼競爭關係嗎?
那家長的回應可能會是,「你把東西用壞了,怕我會失望。其實沒有關係唷,有時候我也會不小心把東西用壞掉,我們下次都注意一點就好了。」「這個東西壞掉的時候 你一定也嚇了一跳,不知道該怎麼辦,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。」或是留意手足競爭的問題,提供親子的特別時間。
因為想吃零食,跟家長說功課已經做完了:會不會在說的是他寫功課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呢?是什麼原因不想寫功課?太難了他不會?還是孩子無法專心或持續度不足呢?延宕滿足的能力不佳?
那家長的回應可能會是,和孩子一起討論功課的難度、解決寫功課時遇到的問題,如重新設置不會讓孩子分心的環境、跟孩子討論作業量或時間的分配、練習和自己對話或抑制想吃零食的衝動等。
讓我們試著練習去讀孩子行為背後想要表達什麼,幫助孩子表達或解決問題,跳脫出定義孩子問題的框架,或許說謊的行為不會再發生?因為我們也不一定需要用「說謊」這個角度去看待問題了!
(2022/05/19)